-
世卫组织官宣:游戏成瘾是病,得治!
蜜财富 2022-05-15 15:06:59 娱乐 1 ℃ -
窝在沙发里,紧盯屏幕,手指翻飞,赢了就喜不自胜,输了就骂骂咧咧……
对于一些“网瘾少年”和“网瘾少女”来说,这些场景是不是很常见?
不过,现在得注意了,适度游戏有益于身心放松,但要是玩到痴迷,游戏成瘾已经一种“官宣”的疾病了。
游戏成瘾是疾病
“连玩3天游戏导致猝死”、“用‘罢学’威胁父母”、“不让上网就去死”、“迷恋虚拟的成就感”、“不断延长游戏时间”、“对游戏产生依赖”……
在今年召开的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考虑到已经收到了足够多的“游戏成瘾(障碍)”案例。5月25日,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官方正式将“游戏成瘾(障碍)”(Gaming Disorder)定为疾病。
该决议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预计世卫组织将根据相关程序,最早从2026年起将“游戏成瘾”作为疾病正式进行管理。
具体来说,游戏成瘾(障碍)是一种持续或复发性的游戏行为(数字游戏或视频游戏),可能是在线或离线。体现在:
游戏控制受损(对游戏失去控制力),比如对玩游戏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间、终止时间、情境等缺乏自控力;
对游戏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致于游戏优先于其他生活兴趣和日常活动;
尽管有负面效果出现,但依旧持续游戏甚至加大游戏力度。
这种行为模式的严重程度足以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受到严重损害,并通常明显持续了至少12个月。
官宣之路
其实,早在2007年,智能手机游戏尚未普及时,医学界就有人主张将视频游戏列为和酒精上瘾一样的精神障碍。但是当时,这一主张遭到了美国成瘾医学协会专家的反对。
2010年,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上海仁济医院和《科学大家》的一项合作研究表明,青少年网瘾患者伴随有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异常。网瘾青少年大脑中一些白质纤维束存在微观结构上的异常。这种白质异常的模式与英国科学家在鸦片依赖患者中看到的结果类似,且左侧外囊异常程度与网瘾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来源:《科学大家》
鉴于亚洲一些国家和研究中心均有研究发现当人全神贯注于互联网游戏时,他们大脑的活动与毒品成瘾者相似,在极端的情况下,可能表现为上瘾行为。2013年,美国精神病学学会发布的第五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引入了“互联网游戏障碍”这一概念。
但当时,美国精神病学学会将“互联网游戏障碍”归类为“尚待进一步研究”。
2013年美国精神病学学会报告
2017年底,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在2018年首次把“游戏成瘾”归类为精神疾病。与此同时,在刚更新的《国际疾病分类》中,也专门为“游戏成瘾”设立条目,并明确“游戏成瘾”的多项诊断标准,以帮助精神科医生确定患者是否对游戏产生依赖。
2018年3月,《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的一份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符合美国精神病学学会提出的“互联网游戏障碍”症状的游戏玩家少之又少,只有0.3%到1%的人满足“互联网游戏障碍”标准,65%的游戏玩家并没有上述任何症状。相比之下,赌博上瘾比游戏成瘾的比例高得多,而且,即便符合“互联网游戏障碍”症状的玩家,他们的精神健康、生理健康和社会活动与其他人并没有显著差异。
2018年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新版《国际疾病分类》,“游戏障碍”,即通常所说的游戏成瘾,被列为精神疾病,相关规定生效,世界卫生组织将通知世界各国政府,将游戏成瘾纳入医疗体系。
现在,由于收到了足够多的案例,世界卫生组织通过投票,官宣“游戏成瘾”被正式定义为一种疾病。从前,孩子一旦沉迷网络游戏,家长往往会简单粗暴把全部责任归咎于游戏,现在“游戏成瘾”的定义能够帮助医生诊断病情,制定预防和治疗方案。
行业巨头和协会的抗议
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游戏障碍”定为疾病,这对于游戏行业来说不啻于一件“惊天大事”,一时引发热议。
对此,游戏行业提出强烈抗议称,世卫组织的上述决定过于草率。Epic、动视暴雪、Riot Games等游戏行业巨头表示,上述决定将给游戏和内容产业带来巨大冲击,将成立共同对策委员会,展开反对运动。
与此同时,来自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区的游戏机构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希望世界卫生组织能够重新审查这项决议。
美国娱乐软件协会(ESA)表示,如果将游戏成瘾列为一种疾病的话,可能反而会对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造成伤害。
索尼CEO吉田宪一郎表示,会严肃对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自己的标准为基础采取了措施,对游戏已经建立了分级系统,用来按年龄限制玩家。
韩国政府也计划对韩国国内“游戏成瘾”情况进行调查,并制定“游戏成瘾”标准,拟定预防和治疗对策。
别让游戏成了瘾
在我国,游戏市场同样不可小觑。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游戏产业显示,一季度用户规模继续扩大,已突破6.4亿人,同比增长6.7%,仍有一定上升空间。
当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把游戏看作是洪水猛兽。《贪吃蛇》、《扫雷》、《俄罗斯方块》、《坦克大战》这些游戏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和记忆。
国际上,电子游戏还被用做训练大脑和疾病康复的手段。有科学家让老年人每天在电脑上玩赛车游戏,并发现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老人们在某些方面的认知能力。
事情但凡有好的一面,就会有坏的一面。电子游戏可以用于训练大脑、疾病康复和体育比赛,网络游戏会“成瘾”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那么,所有参与游戏的人都应担忧发生游戏障碍吗?
其实在参与数字或视频游戏活动的人中,只有一小部分人受游戏障碍影响。不过,参与游戏的人应该警惕他们花在游戏活动上的时间,特别是当他们因此而无暇顾及其它日常活动时,并警惕游戏行为模式引发的身心健康和社交功能的任何变化。
在微博上一个关于“游戏成瘾是病吗?”的投票中,大部分人选择了“是的”。
不少网友在评论区,分享自己游戏上瘾的经历......
但有人对此认定,表示质疑:
但更多人表示,任何娱乐都要适度!
此外,还有人呼吁,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家长都应该联合起来,通过评级、家长控制和其他工具一起,帮助玩家群体和其他人一起理解游戏,并对游戏进行健康管理。
关于“游戏上瘾”,你怎么看呢?欢迎在文末留言互动。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中国青年报、环球网、《科学大家》新浪微博等